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將何去何從?

發佈單位 : 健康中心 發佈人員 : 謝啟彬 發佈時間 : 2020-02-06 12:39:39

:謝啟彬 2020/02/06

武漢病毒3D圖

依照目前全球武漢病毒的感染軌跡與病患增加趨勢,未來此病毒將會在地球上持續存在,很可能變成如流感病毒一樣,一到夏天就好一些,冬天疫情就開始上升,每年循環。所以往後家庭、學校、社區都必須要長期抗戰,面對它可能造成的健康威脅。

 

目前就是先讓醫療人員專心擋住這一波疫情,一般民眾則是加強洗手並養成良好的防疫習慣。等待兩件關鍵的事物出現來扭轉局面:疫苗、藥物。

 

1.預防疫苗:

首先,因為病毒的基因圖譜已經被分析出來,科學家們也順利地分離出病毒株,那麼疫苗的出現是指日可待,台、中、美、英、德、澳等國都聲稱疫苗即將進入臨床試驗,但這個階段也最需要時間與試驗結果的印證。只要疫苗出現,可預期將大幅降低受感染的人數與症狀,也就是說疫情能透過族群免疫的方式受到有效的控制,而武漢病毒是RNA病毒,容易變異,每次變異後人體的免疫力會不認得,所以可能每年都必須要使用當年度新製的疫苗才能獲得保護力。

2.治療藥物:

目前最受矚目的藥物是由美國Gilead公司所開發的Remdesivir,原開發運用於2013年治療伊波拉病毒可惜效果不好,在 2018 年的早期實驗階段發現,該藥物對於動物體內的 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和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具有高度活性,而上述兩者結構皆與本次的武漢病毒相似。目前於北京的中日友好醫院進行,透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輕、中度患者共 270 名,進行隨機、雙盲、以及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最快在今年4月份能有研究結果。其他還有許多的抗病毒藥物也都在積極試驗中。

 

在疫苗及藥物還未出現前,我們在學校能先做到,勤洗手、測體溫,避免出入人潮多的公共場所,必要時(探病就診前、有慢性病、有呼吸道症狀)戴口罩,保持環境通風,營養均衡、睡眠充足,就是最好的防疫準備了!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23事    口罩之亂    健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