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分類 | 培育目標 | 配合課程情形 |
1.技術能力 | 1.培育學生具有基礎工具及儀表之使用,基本電路量測、屋內線路裝配及低壓工業配線裝配之基本技能。 2.培育學生具有基本電子回路裝修及實作能力。 3.培育學生具有數位邏輯電路之接線測試及專題設計、製作能力。 4.培育學生對電工機械之性能測試及應用控制之技術能力。 5.培育學生具有可程式控制器操作、程式設計及機電整合之能力。 6.培育學生具有單晶片微電腦程式設計及應用之基本能力。 7.培育學生具有數位IC設計及電路製作之能力。 8.培育學生具有基本製圖識圖與電機專業繪圖能力。 | 1.一年級開設基本電學實習課程使學生具有基本工具、儀器及設備之使用能力。 2.一年級開設室內配線及工業配線檢定實習、並輔導取得屋內線路裝修-丙級室內配線技術士證照。 3.二年級開設數位邏輯及電子學實習課程,並輔導取得丙級工業電子技術士 證照。 4.三年級開設電機控制實習課及專題製作 課程、電機製圖實習,並輔導取得乙級數位電子技術士證照。 |
2.專業知識 | 1.培育學生具有基本電學之專業理論知識及電路演算能力。 2.培育學生具有論文、研究報告賞析及撰寫小型論文能力。 3.培育學生具有基本電子學之專業理論知識。 4.培育學生具有數位邏輯電路理論與計算機科學知識。 5.培育學生能了解電工機械原理及認識特性。 6.輔導學生復習核心專業學科之理論知識及試題演算能力。 | 1.一年級教授基本電學及專題實務等基礎專業及通識課程。 2.二年級教授電子學、數位邏輯、計算機概論、電工機械等多方面之專業知識課程。 3.三年級課程主要為輔導學生準備統測考試,開設基本電學精讀、電子學精讀及電工機械精讀等課程。 |
3.職業道德 | 1.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敬業樂業的工作精神。 2.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負責進取及勤勞服務之工作態度。 3.培養學生安全工作習慣、珍惜資源、愛護環境之環保意識。 | 1.學校訂有學生實習工場行為規範。 2.訂有實習工場學生人事組織表,由學生推選領班、材料、工具及安全管理員等加強宣導分工合作觀念。 3.每學期第一週實施工場安全衛生教育,培養良好安全習慣。 4.加強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等環保教育。 |
4.進路導向 | 1.培養學生終身主動快樂學習之理念。 2.加強基礎能力養成,培養繼續進修之興趣與能力。 3.培養學生對自我生涯發展之規畫能力。 | 1.高一新生始業式由科主任實施定向輔導。 2.高一至高三寒、暑假期間為有意升學學生實施課業輔導,開設課程含蓋國英數基礎能力與電機專業輔導。 3.高三開設生涯規畫課程,灌輸生涯規畫之精神,做好升學及就業輔導。 4.利用週會、班會、聯課活動時間,不定期邀請專家、校友到校演講等方式實施進路輔導。 |
5.人文素養 | 1.提升人文及科技學識,豐富生活內涵並增進創造思考能力。 | 1.開設公民與社會、法律與生活、歷史、地理、音樂、美術等課程提升學生之基本人文素養。 2.設立各式藝文社團並鼓勵學生參加活動豐富生活內涵。 |
6.配合社會變遷及地區產業界互動 | 1.教導適應社會變遷之能力,了解地區產業結構之特性以配合需求。 | 1.開設室內配線實習、工業配線實習、可程式控制實習及電機控制等機電整合課程以配合地區產業需求。 2.與產學界保持接觸,積極辦理校外參訪及業師協同教學等活動。 |
7.發展特色及其他 | 1.培育符合現今教育潮流,有創意、能創新的科技人才。 2.以培養能深入地區產業所需之基層電機工作技術人員為目標。 | 1.指導學生參加科學展覽、創意、發明展等比賽,充實學生專業內涵。 2.輔導學生參加乙級技術士檢定及強調機電整合課程以配合地區產業升級。 |